瀏覽次數:3593  添加時間:2006-9-11 【 打印此頁
 
2006 中國分析儀器的“GC-MS年”

    自2006年3月份日本島津公司率先推出新款QP2010PlusGC-MS以來,如同引發(fā)了多米諾骨牌效應,在隨后的幾個月里,熱電、安捷倫、珀金埃爾默等分析儀器行業(yè)的巨頭們紛紛發(fā)布了各自最新的GC-MS產品,像熱電的DSQ(TM)Ⅱ、安捷倫的5975B、珀金埃爾默的Clarus600等。中國分析儀器市場的2006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“GC-MS年”。

  需要指出,這些產品推出不久,它們在中國大陸地區(qū)的推廣活動很快也將隨之鋪開。據本網得到的消息,島津和珀金埃爾默公司將在9月份分別在中國大陸地區(qū)不同的城市舉行相應的新產品發(fā)布會。相信,熱電和安捷倫的新產品推廣活動也會很快啟動。

  這些跨國公司突然之間幾乎同時在GC-MS市場發(fā)力,這僅僅是一種巧合?還是有其內在的原因?

  眾所周知,近些年來,中國有機質譜市場的需求逐年遞增,五花八門的質譜儀你在中國的實驗室里幾乎都可以看到。但就這些質譜各自所占市場臺數份額而言,單四極桿的GC-MS依然遙遙領先,大致占到80%甚至更多。尤其是它已作為一種常規(guī)的檢測手段,開始走入基層分析實驗室。可以想象,面對如此誘人的一塊“大蛋糕”,這些跨國公司必將竭盡全力進行爭奪。

  再者,中國自己的商品化GC-MS很快也將上市,對于這一情況,相信這些跨國公司應該是了解的。至于他們對此作如何考量,我們不好妄自揣測。但與那些目前,中國自己尚無法生產的質譜儀器相比,這些進口新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推廣速度也著實令人瞠目。那么,跨國公司對于中國分析儀器新生力量的反制是否已經開始了呢?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觀察。


來源:中國化工儀器網

 
來源(電氣市場網:http://m.xiangtz.com